眼见为虚?你认为的真正用户只是你认为而已!

打窝大师团队 2020-10-15 17:21



  1、你所认为的用户群体还是你的“真正用户”吗? 这里就需要打个双引号。

  在进行精细化运营的前提下,是需要找到产品真正的用户,而现在许多的企业对于“真正用户”有一个认知误区,做了许多毫无意义的工作,在“假用户”运营上浪费时间,在精细化运营种出现了问题,就别提实现用户价值。



  用户体系遭到“薅羊毛”人感染


  随着营销行业激烈竞争,很多公司都有一套激进的营销方式

  比如:发红包、送代金券、抽奖活动等进行拉新,但是有个问题,拉进来的用户群体真的有价值吗?

  他们大部分不过就是来白嫖的,嫖完一波就溜了,又到别的地方嫖。


  打窝大师小编这里就拿某些公司来说,为了推广他们的APP,用注册送红包的套路来吸引用户群体下载APP进行注册,而这些用户群体大多数拿完钱就跑路,卸载APP导致流量丢失,所以说,这些“白嫖”群体就像是病毒一样,损害了企业于用户之间的体系。


  这些“白嫖党”的数据不能作为企业数据分析的依据,甚至还对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用户体系充满“机器人”病毒


  如今许多企业的运营人为了提高他们的销售量,却利用刷单的机器人伪造业绩,这不仅仅影响了营销的活动效果,还导致企业的成本损失,最重要的是这些刷单机器人在背后破坏了企业的用户体系,这些数据严重的影响管理员分析活动的效果和运营的策略。



  错误的把“僵尸”当成了用户


  假如九十天作为一个评判标准,如果这个用户九十天没有任何的行为,就会被标上“僵尸”标签,而这些僵尸用户虽然在企业的超级用户流量池里,但是“僵尸”长期没有跟企业进行互动,也就不能给产品带来业务,这样就很难变现,难搞。


  再假设,如果你的微信公众号每天发布内容,但是这些“粉丝”长期都没有对你每天发布的内容进行交互,而他们不过只是关注了你的公众号,你什么都做不了,他们不算是真正的用户,企业不能被这个假象蒙蔽,而应该将这些“僵尸用户”进行剔除,当然,想让“僵尸用户”复活是企业要做的事情,将这些“僵尸用户”转化为真实用户的过程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话说回来,什么才是企业想要的真正用户呢? 那就是“活跃用户”。

  活跃用户数据是当下互联网数字化时代的核心战略动力,活跃用户的运营是互联网数字化成功转型的智能商业组织最核心的任务。



  2、什么是“热用户”

  一个企业或品牌的活跃用户必须是可以识别得到的。

  热用户是“高数据清晰度”的单一用户。

  高数据清晰度是指充满数据的状态,至少有3个以上的钥匙值(数据充盈状态的量化指标),涉及用户的使用环境(设备、系统、客户端、网络等)、人口统计学信息(姓名、地域、年龄、性别等)、用户行为类型(使用的趋势、创造的价值、忠诚度等)等几类数据维度。

  息息相关的是冷用户,“低数据清晰度”的单一用户,低数据清晰度是指数据相当匮乏或休眠,例如CRM里面的休眠消费者或微信公号里的取关/无法触达的用户都是冷用户。



  能够直接接触的用户才是热用户。


  “热用户”跟“活跃用户”有着不同的概念区分。

  很多公司对“活跃用户”的定义大部分都是相同,用户打开App的行为标志为活跃用户,可是并不探索这个用户的使用情况。


  热用户不仅仅自己打开网页或者App,还和企业所发布的内容进行一定的交互行为,企业能够有效快速触达这些用户群体。


  也就是说热用户可以主动通过企业营销通道(包括但不限于推送通道,电话坐席,短信通道,新零售线下门店,营销自动化(Marketing Automation),社交网络微信微博Facebook,客服小二,销售线索跟进人员,DSP/Ad Exchange等)在给定“更佳时刻”(The Moment)进行直接一对一的个性化沟通互动,即企业能够把设计好的内容按照配置好的逻辑精准直达。


  所以,作为热用户需要同时满足“高数据清晰度”和“可直达(触达)”两个条件,二者少一样也不行。


  只有这样子,企业才能实现实时全方位的消费者观察,提升大量数据的应用能力,然后为用户提供更有智能化以及个性化服务和产品。

  在这同时,由于每个企业专心注意的市场领域的不同,活跃用户指标无法有效衡量用户数据价值。

  比如,微信、微博、抖音、QQ等社交类产品,这些社交APP用户平时都会打开,生活必需类的APP虽然用户不一定会每天登录App或者购买,一旦企业推出促销活动等营销手段就可以快速接触,推进用户转化。

  所以,单纯看活跃用户数量很难准确界定各个行业内企业的用户活跃度和价值。


  反而可快速接触的、可识别的热用户能够快速真正反馈用户对产品和服务的认可度,热用户数量可以成为全行业比较用户数据价值的一个事先规定的应达到的目标。



  热用户原力分为四种:洞察力、裂变力、直达力、合规力


1602757390358121.jpg


解析洞察能力:


  指多角度的对热用户进行探索以及解析,区别于传统的分析研究,热用户能够提供及时的产品建议,企业能够通过预设的模型依据热用户的意向、行为、爱好的变化无时无刻的预警,帮助客户快速的感知市场变化和用户丢失,制定好营销的策略和用户细分。


  热用户能带来变化的数据信号,热用户能转化为实时感应,企业可以进行感知并反应。


  冷用户只能根据过去提供静态X射线。


解析裂变能力:


  用户裂变带来业务增长。

  基于热用户的社交属性和内容偏好再结合增长目标KPI构建3类数据模型,通过运算可以得到种子人群及其发芽预测指数,通过种子人群裂变拉新和加热既有冷用户,生意增长达到目标KPI风驰电掣。


解析直达能力:


  直达是类似一种执行力,营销和促成转化要抓住这些关键时刻去执行,通过营销通道给到目标用户恰当而有影响的信息去执行临门一脚,这是大众传播的媒体载具无法做到的,数字化的媒体载具却能够将其实现,立刻一对一直达该热用户,而延时触达,没找到该目标受众都会丧失战机,等同于该笔营销花费的浪费。

  对于冷用户,企业无法提取关键时刻相关的因子,而大部分的热用户都要经历一段时间的数据积累和丰富才能允许企业更准确地把握关键时刻。


解析合规能力:


  热用户原力除了洞察能力、裂变能力和直达能力还包括另外一面,即合规能力,约束着以上三大能力的开释,企业不得过度地使用用户数据,要合规的获取用户的授权。

  企业在合规的约束下进行热用户数据推进,这才是解锁企业大数据应用的正确姿势。

  热用户的内涵和原力决定了热用户是企业真正的用户,通过热用户数据的分析挖掘潜在的数据价值,指导业务创新,实现增长;通过对于热用户的运营扩大用户规模,提升市场份额和占有率。

  那么,谁才是你更重要的用户? 热用户的运营需要重点聚焦于哪一细分用户群体?



  3、到底是谁才是你更重要的用户?


  热用户具有可感知的基本特点,企业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追踪热用户不同场景下的行为如登录、到店等。

  同时,热用户是有温度的,“温度”高低的衡量往往与用户和企业的互动行为有关,涉及互动频次与互动程度两个维度,各个行业对“温度”的衡量指标是不同的。


  这里打窝大师小编就以电商行业为例,一定范围内重复出现的次数涉及用户浏览次数、购买次数、登录次数等多项事先规定的应达到的目标,程度涉及登录、浏览、加入购物车、购买、分享等由浅入深的行为事先规定的应达到的目标。用户与企业之间的互动频次越多,程度越深,用户的“感知温度”就越高,反过来也是这样。


  因此,对于热用户来讲,存在“高温”用户与"低温"用户的区分,“高温”用户才是企业更重要最想要的用户,根据二八原则,企业80%的利润是由20%的高温用户贡献的。


  所以,怎么样对用户进行“加热”,对低温的用户转化为高温以及维持高温用户可持续的热度是运营热用户时候需要思考的问题。


  如今,在互联网下半场,我们已由增量时代进入到存量时代,正如分众传媒创始人江南春谈到“流量红利如今变成了流量焦虑,移动互联网的使用人口和使用时长已到极限,没有增量了,移动互联网进入到下半场,流量成本会遏制不住的持续上升。”


  而在存量时代下,随着获客成本的提高,私域流量尤为重要。


  这些打窝大师小编前几期也已经讲过,可以翻来看看。

  热用户是能够“散热”的,特别是高温用户群体,他们的散热能力很强。

  高温用户类似于KOL/KOC,通过一定的营销手段可以为企业获取更多的公域与私域流量,这些高温用户持续与其他用户进行互动,散发自身的热度,将更多的用户转化为企业的私域流量,实现用户的裂变生长。


1602758534168113.jpg


  随着用户规模的扩大,企业运营人员的时间和精力有限,这时候企业需要进行用户分层,找到更重要的细分用户群体即高温用户,发挥高温用户的价值,才能提升运营效率,促进业务增长。



  4、热用户是企业更重要的数据资产


  企业将来能走多远取决于热用户的认知,客户加温以及服务客户。


  企业需要所有方面整合、冲破堵塞、积淀、增值、扩展热用户数据资产,赋能自有大数据建设,只有将其应用于业务模式的创新,才能真正发挥其数据价值。



1602758608227289.png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