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裂变玩法干货:运营菜鸟怎么成为增长黑客?

打窝大师团队 2020-10-19 14:32

  打窝大师小编这次给大家分享普及干货篇,教运营入门小白如何去掌握一些裂变玩法,对于“裂变”迷茫的运营小白,懂得怎么实现微信裂变。

  打窝大师小编经常看到一句话:“裂变怎么做?谁可以教教我?”,说实话,每次看到这句话的实话,打窝大师小编就在想:“裂变其实挺容易操作的阿,做一个裂变的活动这么容易,怎么不会做呢? 后来打窝大师小编就知道这其中的迷雾,这些小白其实不是不知道,然而知道裂变怎么做的,他们心里想不就是让用户转发一张活动海报吗,简单阿这有什么难的。”

  那么问题来了,难的是什么呢?

  困难在于不清楚裂变都有哪些套路有哪些玩法,具体的套路是什么?每种玩法的本质又是什么?只有知悉这些才算是对裂变有一点理解。

  然而,这样的一点点理解,足以让一个运营小白深思熟虑。

  如果在往深入的了解,再加上自己的一些实践操作以及总结,那就离“增长黑客”不远了,因此,打窝大师小编主要是助运营小白们扬帆,如果是大神可跳过哦!

  好了废话就不多说,裂变玩法在微信平台中有很多,对于“裂变”的分类与叫法,从来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运营人员都有自己的思维,包括打窝大师小编自己。

  但是在裂变这个圈子里,有一些大神开始总结一些常见玩法,有运营人提出了九种玩法,有运营人提出了二十种玩法,有的运营人更是提出了九十九种玩法,天呀。


  其实呀,打窝大师小编告诉你,就算你说出九千九百九十九玩法都没有用,总结的来来去去根本的玩法还不是那几种套路,每一种确实会有具体的玩法,因为微信种有四种可以作为裂变的载体,因为载体多所以玩法比较多。

  本篇文章所例举的二十二种玩法,是根据不同的载体的互相组合搭配完成的,这这些玩法都可以在现实中找到例子。


  以下由打窝大师一一的解析


  1、转推荐

  转推荐这个词是打窝大师小编自己起的,吸引流量根本是因为经常通过好友推荐的口吻,至于打窝大师说的“转推荐”是什么,其实就是通常说的强制分享,就是分享后得到福利,在“流量池”里叫做用户福利裂变。


1603075659270699.jpg


  “转推荐”是微信裂变最基础的裂变玩法之一,也是最丰富种类最多的玩法,共有十三种玩法。


  首先是4个最基础玩法:公众号/个人号/微信群/小程序+转推荐。


  因此这三种玩法都由一个相同点,就是需要用户强制分享后才能享受福利。


  那么这里有两个不同点:

  1.对于微信个人号、微信群、公众号来说,主要是活动海报以及图片文章,而小程序即小程序的本身。

  2.除了小程序以外的都需要通过截图去证明用户的转发分享是否是成功的。


  在四种基础的玩法里,其实还一个进阶的玩法,就是增加分享一定的次数。

  比如:微信小程序刚起步的时候,很多都要求用户分享到一定的次数才能获取这种权限,但这种套路会影响用户的体验。


  而这四种是单一载体的玩法,所以更多的时候我们这边是希望用户能够积淀在多平台,所以就有了以下的各种组合搭配玩法:小程序+微信群/公众号/个人号+转推荐、微信群+公众号/个人号+转推荐、个人号+微信群/公众号+转推荐、公众号+个人号/微信群+转推荐。


  以下打窝大师小编一一对这些玩法一一解析:


  小程序+微信群/公众号/个人号+转推荐:这是三个玩法,海报的二维码换成小程序码,用户进入小程序后通过客服消息进入公众号、个人号以及微信群,然后可以强制分享。


  微信群+公众号/个人号+转推荐:这是两个玩法,海报二维码换成了微信群,用户进群之后需关注公众号或添加个人号,之后在公众号或个人号完成强制分享。


  公众号+个人号/微信群+转推荐:这两个玩法的特点是,用户分享的海报里是公众号的二维码,关注公众号之后需要添加微信个人号或进入微信群,在个人号或微信群进行强制分享。

  个人号+微信群/公众号+转推荐:同样是两个玩法,海报的二维码换成微信个人号,用户添加个人号后,有微信个人号拉进微信群或推荐公众号,之后在微信群或公众号完成强制分享。


  这就是“转推荐”分类的十三种玩法,这里打窝大师做四点说明:


  以上所有玩法最核心的逻辑是强制分享后所获得的福利,因保证分享都需要审核一下截图。(除了小程序外)


  公众号+公众号、微信群+微信群、个人号+个人号,这三个玩法没介绍是因为常用洗量,对真正的转化没什么用处,但适合防封号和攒资源。

  “小程序+微信群/公众号/个人号+转推荐”的玩法对小程序留存有帮助,但传播的效果比“小程序+转推荐”还要差劲。

  这里优先推荐个人号系列的转推荐玩法,除了可以防止封号,还可以更精准的获取到用户,但是运营成本变大了。


  2、任务宝

  任务宝很受欢迎的裂变玩法系列,任务宝的根本性质是众筹,采用好友之间的认同感来实现微信裂变传播。

  点解叫任务宝呢?


  这是因为它主要以需求或任务的形式呈现,而且一个叫任务宝的裂变工具先实现这种玩法,故对这类玩法叫任务宝裂变,“流量池”也被叫做为“众筹裂变”。

  打窝大师小编需要说明一点:积分、抽奖、集卡、砍价等裂变玩法本质也是众筹,是任务宝的变种。


  在实际操作中,任务宝共有5种玩法。

  公众号+任务宝、个人号+任务宝、微信群+任务宝、小程序+任务宝、付费+公众号+任务宝 。


  公众号+任务宝:这是任务最常见的玩法,套路很简单,用户关注公众号会收到邀请n个人关注公众号的任务,分享带有渠道二维码的海报完成任务就可以领到福利。

  个人号+任务宝:此玩法需要一个工具即邀请码,用户添加个人号之后也会收到邀请N人的任务,分享的海报带有个人号二维码和邀请码,而被邀请人添加个人号后需要回复邀请码才算用户邀请成功,达到N人即可领福利。有一点需要补充,“订阅号+任务宝”裂变和个人号是一样的,也需要邀请码才可以,而服务号只需要关注即可,这是“公众号+任务宝”玩法里订阅号和服务号的区别。

  微信群+任务宝:此玩法目前应用较少,用户进群之后会被要求邀请N人进群,用户每邀请一个人后,在群内恢复关键词即可知道邀请情况,任务达成后在群内即可领福利。

  小程序+任务宝:这是目前大多数小程序的裂变玩法,即用户进入小程序后,需要分享给好友进行助力,助力的方式也比较简单,进入小程序点击助力即可,达成要求即可解锁福利。

  付费+公众号+任务宝:这是比较新的玩法,也是难度最高的任务宝玩法,大概逻辑是把产品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让用户低价购买,而第二部分需要邀请n个人付费购买第一个部分才可以获取,而购买后需要关注公众号,以此实现裂变循环。


  这些就是任务宝的五种玩法。


  3、成团购

  所谓成团购,其实就是拼团裂变,因为拼多多的上市而称为裂变主流玩法之一。

  成团购的基本逻辑是“共享福利”,既然共享肯定是和好友一起,但分享的时候大多邀请多位好友,而如果参团人数已满,未能成团的好友需要重新开团并重新邀请人共享,以此实现裂变。


1603087451956189.jpg


  成团购具体有两种玩法:公众号+成团购、小程序+成团购。

  (1)公众号+成团购:用户对商品发起拼团行为,并且转发给好友之后,好友需要点击参团,这时候会提醒关注公众号,用户关注后才可以继续参团。

  为什么“公众号+成团购”玩法必须强调先关注公众号再付费?

  因为用户如果不关注的话,是很难再找到成团后的商品的,使用率将会降低,尤其是虚拟商品,更需要对用户进行留存。


  (2)小程序+成团购:用户同样对商品发起拼团,然后把小程序转发,好友直接点击小程序参团就可以了。

  “小程序+成团购”虚拟商品很少用,多用于实物商品,因为受到IOS系统的局限,但如果把虚拟商品备注为实物商品就可以了。

  不过,小程序的留存一直是个大问题,可以在微信群内发起,或者粉丝量大的公众号平台。

  以上这些就是成团购的两种玩法,打窝大师有一点需要解析,就是拼团裂变是单级裂变,不是循环裂变,使用时深思熟虑产品的运营目的,不然的话裂变效果会大打折扣。



  4、分享赚

  所谓的“分享赚”,就是分销裂变,因为有很多做分销的知识付费产品,通过分享转发赚几元的方式吸引用户,所以才有了这个名字。

  分销的本质是二级直销,就是从下线获得收入。 所谓的下线就是通过您的渠道购买产品的人。 下线或者下线的下线购买成功后,就可以获得一定比例的佣金或返利。


  荔枝微课、小鹅通、千聊等等,这些平台的“推广员”、“裂变海报”等营销功能,就是“分享赚”的玩法。


1603088026691634.jpg


  分享赚模式可以和公众号即服务号结合,即海报被分享后,用户扫码需要先关注公众号,然后在进入课程页面发起分销,而其他用户通过海报进来后也是需要关注公众号,而关注后进入课程页面购买,分享者即可获取收益,这就是“公众号+分享赚”玩法。

  当前市面上的分销玩法常用于第三方的工具,他们经常会要求用户购买课程后关注公众号,这就很容易导致用户的流失,这需要通过文案、运营等各种手段提醒关注,不然的话是无法获取到收益,而这正是多数刷屏级分销案例最关注的地方。


  对于运营新手来讲,分享赚这个玩法是值得去尝试的,也是掌握更深层裂变技能很好的机会,但对教育行业来说,还是需要谨慎使用的。


  5、老拉新


  老拉新玩法,和服务行业所说的“老带新”相似,但又不太一样。

  所谓老拉新,就是“拉人头”模式,适用所有用户,很容易被薅羊毛,而老带新虽然也是相似的模式,但有很高的门槛,主要是核心用户,且对拉新来的用户也有要求。


1603088102144176.jpg



  趣头条的收徒赚钱、瑞幸咖啡和微信读书的赠一得一、多数知识付费产品的邀请有礼、推荐有奖等,都是老拉新的典型玩法。

  在微信生态里,和老拉新做结合的往往是服务号,即“公众号+老拉新”玩法,大体逻辑是:用户参加老拉新活动,分享带有渠道二维码的海报,好友扫码后关注公众号并弹出免费课程,好友领取成功后,用户也获得该课程的免费报名资格。



  在进行老拉新活动时,必须准备两个以上的产品并且用户需要完成一个产品的老拉新之后,才能获得另一产品的老拉新机会,以此完成二级以上的裂变。

  对于知识付费类产品来说,薅羊毛其实不是大问题,可通过制作专门的流量课程来解决,但如果是创造营收的产品,就需要做好预防薅羊毛的准备。

  此外老拉新玩法需要丰富的产品做积累,否则很难实现,如果您幸运地满足了这些条件,可以尝试一下。


  微信裂变玩法有很多,分类标准不一,总结方式不同,本篇文章解析的二十二种玩法只是打窝大师小编自己的理解,不一定是对的,只求有用,没必要较真。

  对于很多运营小白而言,裂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困难的是对裂变没有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因为只有进行更多的研究和深入的思考,犯的错误就会更少,离想象的效果就会越近。

  打窝大师小编希望每个读过本文章的运营人都可以成为“增长黑客”!

1603089232219610.png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