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众号经常会出现十几万加的爆文,但是粉丝数并不多,大部分爆文都是在朋友圈里引爆的,本文打窝小编就跟大家聊聊爆文是怎么创造出来的。看过不少爆文,得出一个结论,即给人以“可控性”。
那么,到底什么叫“可控性”?
“可控”是指在把握人性的基础上,给人一种期待。
利用“可控性”营销最经典的案例,是去年支付宝推出的“集五福分2亿现金”的活动,那这里的盼头指的是什么呢?
1、我是否可以积满五福?特别是能否集到敬业福。
2、我可以从当前集满五福的人中分的多少钱?
3、我肯定可以分到钱。
在这个案例中,消费者对于能不能得奖是可以控制的。特别是心理上的可控性,如若活动规则改为拼手气、看人品,那么这对激发消费者的参与欲望定会大打折扣。
试想,一样的“集五福”活动,如果改成“集满五福就有机会获得返现奖励”,“集满五福获奖者抽选100名平分2亿大奖”,那么这个活动的诱惑度就会大大降低。这就是剥夺了消费者对于获奖的可控性。
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当时百度的输入法,它也充分诠释了“可控”的重要性。那一年,Iphone6刚发布,普通的品牌,无非就是玩“买 xxx有机会抽Iphone6”之类的俗套活动,效果自然很一般。
但百度输入法的案例就玩得很好,当时的Iphone6是卖5888元,根据这个数字,百度输入法就发起了“邀请好友集满5888,Iphone6就送给你”的H5活动。这个活动现在是有点诱导分享的意味了,不过当时微信还没管那么严。
其实活动名字本身没什么,关键是机制:你可以邀请好友来帮你摇转盘。转盘分别设置“-1000元,-500元,0元,500元,1000元”的分类。反正随便你邀请神队友,还是猪队友,每个队友能摇两次转盘,或帮你加钱,或帮你扣钱,反正最终,只要你集满5888,Iphone6就送给你了。
然后,最最关键的机制,活动过程之中,只要下载“百度输入法”,就直接送你2000元,这个大招你可以随时用,也就是说,当你集满3888的时候,你只要下载“百度输入法”,Iphone6就是你的了。
3888意味着什么?两个好友,各摇两个1000元,就可以了。
那时候的同事真是疯了,都在摇转盘。"啊!这个倒霉鬼把我的脑袋摇了个千分之1000!丈夫很给力,摇了个1000!”“还差500拿到苹果6呢!”“这种声音不好听。但是事实如何?有了苹果6,你就不用考虑了,程序给你编了个5887,你随便去拿,但5888绝对摸不着。
那么,这个活动的“盼头”又在哪儿呢?
1、 拿不拿得到Iphone6不看脸,看自己,越多找人帮自己,越是可能拿到奖品,这就鼓励人们不断的去邀请好友,而好友参与后又会继续邀请好友,实现裂变。
2、 2000元的大招,你可以自己选择时机使用,让你感觉离大奖更近一层。
3、 目标不是很远,跳一跳就碰到了。
相对而言,这项活动改为“摇转盘抽奖6”等活动,得奖率其实是一样的,但我认为最终的参与者数量可能还不到十分之一。
事实上,如今很多微信活动,都采用了“可控”的特征。例如大家都知道的微信集赞、最高赞数抽奖等活动,又比如,贴吧一直玩的“6楼,66楼,166楼,266楼,666楼得奖品”,都是充分给予了参与者“可控性”。
如果能在这种“可控性”里,参杂一点“分享奖励”机制的案例,那么肯定会引发裂变式转发,这也可能是目前微信上诱导转发严防死守的原因。
无可否认,为了防止诱导共享,微信对诱导共享的破坏规则进行了打击,作为公众号运营人,我们更应该遵守规则。但是营销人更应该有营销的眼光,洞察用户痛点,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创造价值。